笔趣阁 > 印象宜昌 > 三十的火第章十五的灯(2019版4)

三十的火第章十五的灯(2019版4)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2019版4)

        那些舞狮的大多是沿街向各个商家摇头摆尾的送恭喜,就会有红包送出,鞭炮迎接;而那些长长的舞龙队就会用插满彩旗的汽车装着锣鼓、穿着运动服或者民族服饰的队员们一路十分神气地举着龙灯步行到党政机关去拜年。当时,地委行署在桃花岭,市委市政府在红星路,县委县政府在西陵一路,敲锣打鼓的转一圈,宜昌的中心城区也就走完了。

        除了那些举着龙灯拥着狮子的年轻小伙子每到一处,腾挪跳跃,上窜下跳,前滚后翻,耍尽十八般武艺、七十二种变化之外,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们也不甘示弱,“打连箫”、“大头娃娃”很受欢迎。尤其是宜昌话叫做的“采莲船”左摇右晃,俏丽的采菱妹莲步轻移、花枝乱颤;“蚌壳精”在一边开开合合,泼辣的船家女前冲后突、撵着人转,煞是好看。停下来尖着嗓子唱“采莲船儿(哟哟),来得忙呀(呀嚯嘿)”之时,一人唱众人和的场面屡见不鲜。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宜昌各大剧场会有各种形式的文艺演出,陶珠路上解放电影院门口等待“接飞票”(宜昌话,就是期待能买到别人的退票)的也很多,西陵公园(那时还不叫儿童公园)、工人文化宫(福绥路)和文化馆(解放路与二马路交叉处)里都会举办灯展,也会用一些红红绿绿的纸条写一些灯谜供那些最强大脑们流连忘返。

        可是当时最热闹的还是得数宜昌第一街——解放路,看龙灯的人山人海、川流不息,这边刚刚送走一支队伍,那边路口就锣鼓喧天的又响了起来,看热闹的人就像潮水般的涌来涌去,即使鞭炮就在头顶爆炸也不离不弃。国人的图腾是龙,元宵节那一天要的就是灯,而龙灯将两者合为一体,所以就成了当时最受人欢迎的节日活动。

        想想那个热闹的场景吧:鞭炮噼噼啪啪响起的时候,金色的龙珠一举,龙头马上就扬了起来,它会威风凛凛冲着龙珠穷追不舍,于是,十几个、乃至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就抖擞精神开始舞动龙灯。龙在最开始显得有些笨拙,可是随着活动,越来越生龙活虎,越来越上下翻腾,不一会儿功夫就舞成了一个巨大的环状,于是就有了红龙的红、黄龙的黄,尤其是如果分属两个行业的两条龙在解放路上碰头,十之八九不会相让,就会通过舞龙一拼高下。

        那是一场决战,鞭炮不停、鼓点就不能停,鼓点不停,龙灯就不能停。舞龙的人舞累了,就会有候补队员顶上去,可以换人,可是龙灯依然在翻腾起舞。也就在这两强相争的紧要关头,时常还有妇人抱着粉面小儿在龙灯身下穿闪而过,舞龙人见多不怪,知道那是借以祈求免疫避灾,是宜昌龙灯舞的特有现象。而当龙灯舞到最好、最紧张、最高潮的时候,看热闹的就会爆发出一片叫好声,舞龙人也会发出一阵阵呐喊,看得人热血沸腾、气冲霄汉。那种热闹场面如果不是亲临其境就绝不能感受出来。

        “闹”完元宵,晚上就是赏灯。正月十五那一天各家各户、街面商铺都会悬灯于自家门前;寺庙、园林、广场等公共处所,更是大张灯彩;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会在大门处用柏树枝扎成彩楼,挂上彩灯。所以,日落之后,整个宜昌城万灯齐放,连片连城,红光耀天。那些灯彩造型五花八门,孩子们手里提着的灯就更加丰富多彩了。那个时候,天上一轮明月,地上音乐飘飘,观灯的游人如潮,那就是真正的歌舞升平。

        回首历史长河,展望宜昌未来璀璨,宜昌石头在预祝大家春节快乐、阖家幸福之际,也希望每一个宜昌人都和宜昌话说的那样:腊月三十火烧得旺,正月十五花灯闹得好。借用刘德华的那句家喻户晓、十分喜庆的歌词向各位看官、各位亲朋、各位好友说一声:“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采。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礼多人不怪”!(修改于2019小年之时)


  https://www.biqugeg.net/66540_66540404/8382916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biqugeg.net 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g.net